江苏最美海边小镇(江苏最美海边小镇)
1.现代农业的高效生态。“五个一”产业升级工程成功实施,“菜篮子”产品稳定有保障,粮食单产实现全省17连冠。成功获批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农业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在全国推广。“米蛋”产业晋升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行列,全省有两个。5家企业入选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天成集团获评全国鸡蛋行业头部企业。“海安大米”入选省级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保护项目。省政府鼓励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鲍莉镇光明村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农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海安被誉为“建筑之乡”。建筑企业500多家,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遍布全球。2021年,建筑业施工产值1901亿元。传承“铁军精神”,争创新时代赶考。
3.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关键。近年来,江苏海安坚定不移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着力提升工业能级,以十大专业园区为载体,深耕时尚尼龙、纺织丝绸、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建筑、现代家具十大产业集群,建成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6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2亿元企业2个。
4.作为中国重要的化纤和尼龙生产基地之一,海安有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涵盖尼龙PA6、PA66聚合物切片、单丝、复丝、FDY纱等数百个细分行业。,尼龙丝产量占全国八分之一。文峰、双红、威州等国家级、省级品牌居同行业首位,中纺院、东华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分别在上海设立分院和企业研究院。
5.海安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0余家,涵盖高性能磁性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塑料薄膜材料等多个细分行业。海安建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海安磁性材料检测中心、中科院海安有色金属检测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磁性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基地”。
6.海安是著名的禽蛋之乡,蛋鸡是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海安形成了包括饲料加工、家禽养殖、雏鸡孵化、规模化蛋鸡养殖、品牌鸡蛋销售、蛋制品深加工在内的蛋鸡全产业链。蛋鸡养殖生产已成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目前,海安市从事蛋鸡养殖加工的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蛋鸡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7.海安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区域领先的产业集群,形成集优质水稻种植、饲料加工、良种繁育、雏鸡孵化、蛋鸡养殖、品牌米(蛋)销售、米(蛋)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种植养殖循环、社会化服务、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一体化发展体系,集中力量打造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先进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和农业。
8.现代家具产业是海安十大产业之一。自2010年以来,海安家具产业已发展成为国内新兴家具产业集群,生产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年产量超过1000万件。
9.枢纽优势成为海安极其重要的发展优势,“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成为海安最鲜明的发展特色和生动的城市画像。打造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是推动海安成为南通“枢纽”、服务好南通大局的重要使命。南通党代会明确“支持海安建设长三角重要无水港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这让海安打造全省首批高质量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如虎添翼。
10.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海安滨海新区正在打造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集群,这将推动全区乃至全市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滨海新区的金融支柱产业。
海安市概况
海安,隶属于江苏南通,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临长江,南北相连,东西贯通,通江与海通、上海相通。是全省建设沿海特色城镇带的七个中等城市之一,也是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
全市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下辖10个区镇,包括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滨海新区、1个省级商贸物流园、1个省级粮食物流园、1个中意国际合作园。2018年6月撤县设市。
海安是学术界公认的江海文明的发源地。境内的青墩遗址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春秋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吴侯在郧(今李发桥)建亭作纪念。
海安是中国著名的教育、装备制造、建筑、茧丝绸、河豚、纺织、花鼓、紫菜、长寿之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连续九年南通综合考核排名第一,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入选“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2021年中国文化建设百强县市”,位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24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第7位、工业百强县市榜第17位。
2022年,海安GDP 1379.8亿元,再次成为“百亿俱乐部”成员,全省排名第11位。
海安市主要产业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