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的达原饮对新冠肺炎有效吗(达原饮的主治及临床医案)

圆圆 0 2024-12-10 00:00:58

达原饮方歌:明代吴又可与传染病治疗的伟大贡献

达原饮是明朝著名中医吴又可(吴有性)所创的一个中药方剂,首次载于其著作《温疫论’里面。吴又可生于1582年, 去世于1644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还是中国传染病学的先驱。在明末时期,瘟疫肆虐,全国上下十户九死,尤其是在1642年,南北地区疫情严重,医生们普遍采用伤寒法治疗,却毫无效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又可积极介入,深入研究疫情,并提出了“疠气”致病的学说,开创了中国传染病学的新篇章。

达原饮的成分与方解

达原饮的组成主要包括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和甘草七味药材。这些药材的组合被认为是针对疫病的传播、污染毒邪伏于膜原的有有效方案。根据《重订通俗伤寒论》的描述,膜原指的是身体内部的一个关键区域,可与幼儿相通。吴又编者认为《瘟疫论》里面指出,治疗疫病邪气是通过口鼻入侵,并集中于膜原的位置因此,治疗疫病时,需开达膜原,排除秽化浊。

方中,槟榔为君药,可辛散湿邪,化痰破结。厚朴和草果为臣药,共同发挥芳香化浊、理气祛湿的功效。而知母和白芍则作为清热滋阴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因热而变异的阴津。黄芩作为佐药,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增强方剂的治疗作用。甘草则作为使者,调节和诸药,增效功效清热解毒。

达原饮的主治与应用

达原饮主要用于治疗瘟疫或疟疾等邪气伏于膜原的症状。症状通常包括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等。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加减。例如,如果患者伴有胁痛耳聋,或寒热往来,可加柴胡;如需解腰背项痛,可加羌活;如眼痛不眠,则加干葛。

该方剂的核心目标是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实现清热解毒的效果,从而使内部的浊浊之气得以化解,让热毒迅速散开。

达原饮方歌的传承与影响

《达原饮方歌》为本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简明的记述。正如吴又可学者认为‘温疫论’里面所所前文提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此法与学说传承至今,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方不仅成为治疗温疫的重要方剂,还激发了后世医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吴又可为达原饮衍生出三消饮,用于治疗表里兼见的温湿之邪,让这一方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通过不断的操作与拓展数据,达原饮的学说和应用逐渐完善,传承至今,在中医药领域备受争议,举足轻重的地位。

编辑总结一下

怎样?这样大家都明白了吧,达原饮不仅是吴亦可以应对明末传奇疫病的医学智慧结晶,更是中医学中传承千年的增益宝。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中医药方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运用,为人类强健贡献新的力量。达原饮方歌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医疗成就,同时继续探索中华传统医学的无限可能。

上一篇:北京今天限行车号(今日北京限行车号)
下一篇:驾驶证是c2可以开什么车(驾照c2能开什么车型)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