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日志10篇
1504
2023-09-25
大家好。我们来回答一下上面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博客模型,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博客。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点。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这里分享了一个关于热点的激情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楼,自由生长期。
2.人与自然的和谐。
3.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像自然界的一切。只有经历了自由的成长,才会成熟,才会听到花的声音,才会看到花的美丽。
4.回想我的教学方式,出发点还是有些戏剧化的。
5、总结成两句话:灰色心态,幸运分配;学科偏好,无奈工作。
6.1987年,我从如皋师范学校毕业三年。
7.作为一个无权无势没钱的农家子弟,我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只想被分配到家乡的中心小学工作。
8.为此,教育局落实分配的那天,同样是老师的妈妈特意请了教育助理来家里吃饭,让他吃完饭去教育局接我回老家。
9.晚上教育助理来我家说:“今天没人来。你的儿子被要求去。
10.”母亲听后非常高兴。
11.我呢,一直在努力学习的我,完全不知道“实小”是个什么概念,学校在哪里,怎么到的。
12.事后才知道,我们还在毕业实习的时候,海安小学的校长们就去如皋师范学校选拔毕业生了。一个班推荐了一个,然后七选三。我很幸运成为最后做决定的三个人之一。
13.我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14.现在想来,很感谢当时的班主任,也很感谢现在已经去世的老校长。
15.这和我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充满激情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16.第二点是主体偏好。
17.虽然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有20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当老师的时候,我只是一个“语文狂”,从来没有学过数学。
18.除了跟随姚老师,专攻“一点突破法”之外,我上了语文课,整个正常期间没有上任何数学课。
我充满信心: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20.然而事与愿违。
21.在我师范毕业的那一年,恰逢南通盐城两次中学生和教师基础数学竞赛。经过层层选拔,我代表史茹参加了这次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22.这个奖记录在我的毕业档案里。
23.海安小学校长在布置课业的时候,看到这么好的数学基本功,不管怎么样都安排教数学课。
24.于是,我报海安小学的第一天,也拿到了分班——四年级数学。
25.因为我的兴趣不在数学上,我去找当时的校长说明了我的情况。
26.校长说分班已经定了,先教一年吧。
27.无奈之下,我开始了小学数学教学之旅。
28.人要跟风,也要跟风。
29.海安的一切对我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当时一批老教师的敬业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30.于是,我在学校吃住,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研究课本,备课磨课,借老老师的笔记备课,翻看他们班学生的作业,努力让自己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31.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开始思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写出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经验。
32.两年后,《如何找一个单元1》《计算题案例分析》等小文章开始转为铅字,发表在《小数报》和《吉林教育》上。
33.当时我研究的是我对教研的想法,遇到什么问题都想办法解决。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工程问题、小数和合数、组合图形、简单计算、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发表了20多篇文章。
34.老师们都说我只挑“小毛病”,做“大文章”。
35.连续教了学生几次后,发现“可除数”单位的概念太多太难理解,于是尝试“用集合图教概念”。
36.我提取了几组高等数学的图形,找了自考的逻辑教材来分析本单元几组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记录下每次在教学中尝试的使用效果。
37.为了拓宽视角,我在教学日记中精心整理了其他老师的新插画。
38.再比如,看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但思维过程却大相径庭,他开始了“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研究;学生做简单的计算时,往往东拼西凑,毫无章法。他发起了“帮助学生做好简单计算”的讨论。发现学生的检查意识特别缺乏,他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和反思。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生动的教学生活,也富有广泛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9.研究论文《集合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中高小学生检查习惯和能力调查报告》获1994年、1996年《教海探航》征文一、二等奖,发表在《江苏教育》上。
40.从1987年到2002年,这种分散随意的教研方式可以说在我的专业成长中占据了15年。
41.期间发表文章60余篇,参与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被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科研教师,江苏省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编写三本。
42.不过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我的专业成长还是处于自由成长的阶段。虽然在教学上小有成就,但是没有明确的方向和主题,没有系统的研究,没有自己的特色。
43.海安教育局刘喜郎主任多次跟我说,到了南通学科带头人的层次,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
44.我也很渴望达到那种境地,但总是达不到。
45、二楼,融合发展期。
46.2002年,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47.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优秀的同伴支持(华应龙、本林友、褚东升、钟海峰、刘小梅等。)和著名专家(陈、、、等)的指导。),我逐渐学会了思考,开始思考如何实施新课程数学改革。
48.2002年五一假期,我一口气写了7000字的《走进生活,走近孩子——谈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出了“生活数学”、“人文数学”、“综合数学”的教学研究主题。
49.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学研究的思想和实践都是在这样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50.在“生活数学”方面,借助“小学生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项目,与全校数学教师一起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数学要与生活挂钩”到“数学要与生活挂钩,不注重生活体验”。然后是“积极经验、消极经验、个体经验、群体经验、儿童经验、成人经验”、“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分野探讨”、“振兴、激活、教学”教学思路的构建,可以说是开口越来越小,纵向深度越来越深,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课、总结报告、经验论文。
51.“人文数学”方面,在最初的构想中,只是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接受、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知识背后的人文力量,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52.在随后的研究中,我逐渐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质量、内心修养,尤其是保持一颗童心,与学生沟通,会使教学进入一种互动发展的境界。
53、所以,刻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生动课堂开放资源”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54.然而,这不是一个教学的好地方。教学应该是知识与师生融合的境界。教学的魅力不仅要来自教师的表现力,还要运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深入热爱数学的激情。
55.没有数学本身的魅力,老师再感性,表演技巧再高超,教学也永远是肤浅的,庸俗的。
56.在“综合数学”方面,我们只看到了数学知识板块的整合必然带来数学综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衔接和应用。
57.比如艺术中的数学,音乐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都要尽可能地融入数学课堂。
58.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逐渐加深了对此的认识。“跨学科整合”不仅仅是知识的嫁接,更是在更深层次上开启学科思维,借鉴学科技术,从而改变数学课堂,陶冶学生的学习方法。
59.数学教学中的修辞学是这一领域的探索。
60.综合起来看,这几年的实践应该说是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实践逐步丰富、充实和深化的过程。
61.也使我的教学研究初步呈现出系统化、整体化的感觉,零散、随意的状态逐渐改变。
62、三楼,破茧成熟。
63.2006年,经过一个丰满、扩大、系统的研究过程,我隐约感觉到许多超越传统的新课程理念,如多元目标、尊重差异、重视过程、重视合作、关注体验等,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
64.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数学课,尤其是公开课,追求的是内容的成套和形式的新颖,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流于表面,效率低下,再加上教学控制力差,缺乏深度,不够灵活,缺乏艺术性,结果老师教得辛苦,学者教得累。
65.因此,让课堂从繁琐到简洁,从紧张到舒缓,从凌乱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应该是我们反思和调整当前课堂教学的积极举措。
66.于是,2006年5月,我提出了数学教学追求简单的研究主题。
67.一年多来,我和学校所有的数学老师一起,在简化数学教学的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前后组建了20多个代表简化教学理念的班级,在全国各地进行了10多场讲座,引起了很大反响。相关沙龙、课例、论文陆续发表。
特别是南通市教育局为我们开通的个人博客,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教师关注研究,参与共建。
69.老师普遍觉得简单不是简单,相反是更深更广的丰富,在简单中丰富。
70、它要求教师依托现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和提升,使之摆脱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冗余,从而达到审美、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境界。
71.最近,简化教学成为我专业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它融合了我对人生、整合、人类文化研究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融合、协调、提升,成为我专业发展新的主流方向。
72.在《攀登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中,郑杰校长还说,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也代表了三种类型的教师。第一类教师是为了应付教学,第二类教师是为了让教学充满活力,第三类教师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质疑,生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学风格,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国。
73.对比我的职业成长,我应该是从二楼到三楼都在努力。
74、快乐三层楼,人生三天,教书三境界。
75.我知道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也未必能达到顶峰。
76.但却让我更加明确了在教育道路上的追求目标。
77.我是否到达顶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了,我收获了,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