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
1498
2023-04-29
不知怎的最近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心得体会,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搞好教育科研蹦跶的很欢,下面就让百科常识网小编木鱼子带大家了解下。
1、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搞好教育科研?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 我们的许多老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
2、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3、美国前教育部长里查德·莱利(Richard Riley)在教育反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的教育改革往往是由专家、顾问和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带动着,毫无疑问,他们是认真专注的,但是,这样的改革方式时常与每天教育中面临的困难有隔阂,这样做无法使改革成功……教师成了改革的对象而非参与改革的人,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想法。
4、”(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这一反思说明,没有教师参与改革和研究,教育、教学就难以取得成功。
5、这是由教科研的复杂性的特征所决定的。
6、教育、教学活动是与人的生命发育、成长联系在一起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各自生命光彩的闪现与碰撞。
7、 教学活动本身有多种因素参合,诸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8、譬如一个教学模式的生成与运作,与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与教师的个性、风格,与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大至政治风云,小至此时此地的课堂气氛,都会影响到模式的运作。
9、不考虑教学中诸多因素的变量与自变量,照搬教学模式,即使是最佳的教学模式,也会弄巧成拙,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10、这是教科研“非线性”的特征。
11、 教学活动本身不是现成的、确定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持续不断生成的,具有随机的、不确定的特点。
12、譬如教师的一堂观摩课,学生的一次知识竞赛,随时都会产生偶发事件。
13、一个提问的一时闪失,会改变原定的教学程序。
14、随机性本身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可能防患于未然。
15、这是教科研的生成性。
16、 无论是教育、教学规划,还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有阶段性目标,没有终极目标。
17、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受特定的时间、空间所限制的。
18、中国一百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验表明:不管你的教育科研有多么成功,都不可能在全国推广。
19、为什么?某项科研成果在农村中学适用,在城市中学就不一定适用;在重点中学适用,在普通中学就不适用。
20、这是教科研的时空性。
21、 教科研的复杂性表明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我们身出教学第一线。
22、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的观念。
23、 当然,我们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也并非什么都可以搞,它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我们搞教育科研有一个定位问题。
24、一般说来,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应把自己定位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区,即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去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通常称为“行动研究”。
25、“行动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来说是一种准科学研究,它在理论准备、程序设计、实践过程和方法运用等方面,没有严格的或规范的步骤和方法。
26、二、了解过程,积极实践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运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包括若干环节。
27、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课题研究过程。
28、(一)启动阶段——准备 课题的启动阶段共包括三环节:一是确定研究课题;二是论证研究课题;三是设计研究方案。
29、 1.确定研究课题。
30、课题的选择,虽说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却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31、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决定了成果取得的社会价值。
32、 因如,科学方法论史家贝尔纳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要从一大堆课题中挑选出带有实质性的课题来,而不能把它们同非实质性的课题混杂在一起。
33、”(《科学研究的战略》)贝尔纳从科学学的角度分析了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
34、(1)课题的来源。
35、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十分广泛,但相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恐怕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从国家、省市研究课题中选择一个子课题,做一个主课题的积极参与者。
36、例如,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选择;二是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自行研究。
37、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产生及矫正,现阶段各级学校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研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与转化,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小、中衔接的研究以及有待扩展和深化的社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等等。
38、(2)课题的选择。
39、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
40、从狭义上讲,选题应注意五方面问题:①问题必须有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高的外部价值。
41、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
42、 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
43、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44、这方面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题范围要广,要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45、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46、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47、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48、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49、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全部总和”、“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
50、那种“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例”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是完全起相反的作用”。
51、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大处着眼”,用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研究个别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52、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对选定问题的价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以一个课题在研究中的成败来判定它所提出的问题的意义。
53、原因在于,人们正是从错误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中长出许多重要知识,从正反对比中得到经验教训。
54、②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
55、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
56、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57、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
58、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59、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
60、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
61、为了保证选题具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
62、③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
63、原因在于问题是否具体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
64、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
65、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统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66、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67、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68、”这就是说,要从小处着手。
69、④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70、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是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别人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使是被人认为非常新的,第一次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是由以前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了条件。
71、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
72、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多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
73、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74、⑤问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客观条件。
75、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76、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77、”②有的选题看起来似乎是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但由于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如1958年有人提出的“关于中国十五年内普及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这样的选题不仅徒劳,并且常常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性。
78、 二是主观条件。
79、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80、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的课题。
81、有的人擅长实践操作,就不一定非选理论研究课题;反过来,有的人擅长理论思维,就不一定非要选择实验研究课题。
82、而在一个课题协作研究组当中,不同特长的人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出整体研究效益。
83、对于刚学步的年轻人,最好选择那些本人考虑长久,兴趣最大的课题。
84、而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选题最好小而实。
85、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容易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更容易发挥创造性。
86、总之,知自己之短长,扬长避短,才能尽快出成果。
87、 2.课题论证。
88、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
89、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
90、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
91、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92、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下列问题: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93、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94、 ③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95、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96、 ④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认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97、3.设计研究方案 ①课题名称。
98、任何研究课题,都要有一个名称加以表述。
99、名称要简明扼要、清楚醒目,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尽可能表明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
100、如《运用比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01、 ②问题提出。
102、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产生过程及这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103、③研究目标。
104、明确研究工作要解决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目的。
105、 ④研究内容。
106、包括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深度广度;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四方面。
107、 ⑤研究保障。
108、包括理论依据;研究人员情况;组织管理情况;设备保障情况;资金保障情况。
109、 ⑥变量分析。
110、课题研究所包含的变量有很多。
111、所谓变量是指在性质上、数量上可以变化,并产生影响的条件、现象、事件。
112、研究过程中主要有三类基本变量:一是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映、行为、心理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
113、二是机体变量,即有机体本身对反映有影响的特征。
114、三是反应变量,即刺激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
115、如,开展一个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小学生写字次数与写字水平之间的关系。
116、小学生原有的写字水平(写字速度、态度、兴趣、正确率),就是机体变量;小学生写字的次数,就是刺激变量,你可以进行甲班每字写4遍,乙班每字写8遍的比较。
117、小学生最后的写字水平就是反应变量。
118、⑦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119、 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一般约五六百字。
120、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
121、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
122、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123、(二)运作阶段——实施 课题实施是研究过程的第二阶段,其中心任务是全面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124、为了保证研究质量,在实施研究设计过程中,要贯彻“步步为营”的方针,不要随意改动研究设计与计划。
125、如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可行性修改,并写出修正报告。
126、 1.做好研究的奠基工作。
127、在实施方案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方法,挑选合适的研究对象,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形成科学的理论认识。
128、这个阶段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难度也最大,并影响后续的研究质量。
129、它包括四方面内容:(1)选择研究方法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教育经验总结法。
130、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
131、经验总结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研究方法。
132、它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经验总结法有灵活、费时少、时间性强,易为每个教师掌握的优点。
133、经验总结的作用有:为改进工作提供经验教训;有利于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134、 从教育科研的角度讲经验总结,就是要强调总结的程序应是科学的,而不是随意把事实回顾一下或再讲几点体会就算经验总结,是否先进经验的标准有三:一是内容的先进新颖,成功因素占主导;二是经验的产生是科学的,即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反映规律;三是可接受性,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之有效,有公认的实践效果,能推广。
135、 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实际操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活动的经验的积累与提供;第二阶段是对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提供;第二阶段是对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包括经验的筛选,经验的核实与验证,对经过验证有效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提炼和概括,经验或理论的推广。
136、 顾泠沅的经验筛选法简介。
137、顾泠沅是上海青浦教研室的教研员,曾任中学数学教师,他创造的经验筛选法为提高全县的数学成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该县教学成绩列全市前茅。
138、 顾泠沅认为:“对经验进行直接、准确的描述,是经验的前提,但是,哪怕是十分天才的描述也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39、例如,它往往不能迁移到另外的条件下和不同的对象之中,因此,对描述的经验必须进行反复的筛选,乃至实验研究,才能逐步找到规律。
140、” 他研制的经验筛选法“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善方法,由执教人员和研究人员结成一体,对众多的经验进行淘汰,优化或者发展新经验。
141、”他对积累的一百多条具体经验,经过几选,最后得出四条符合教育规律的经验。
142、筛选法的直接目的在于辨明某些教学措施对实验的教学过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从而改进教学实践。
143、间接目的是为探索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实验,形成教学法理论提供原材料。
144、 经验筛选的步骤:分析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制订筛选计划;在授课中实施这些经验;请有经验的教师亲临现场教学,然后对执教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对原有经验进行淘汰、优化,发展处理;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多次反复,直到筛选出有效经验。
145、 教育实验法。
146、教育实验法是为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设想,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147、 教育实验法的特点是:(1)实验有“设想”,即实验前有假说,通过实验来验证“设想”是否正确;(2)实验有“控制”,要控制与实验措施无关而对教育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要控制条件,即控制无关变量;(3)实验有措施,即实验因素,又叫自变量;(4)实验有结果,即固变量;(5)实验侧重研究因果关系,即自变量与固变量的关系。
148、 确定了实验课题,规定了研究任务和实验目的后,就要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题目。
149、它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题目与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符,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笼统、太概念化,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提示课题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课题的论点;(2)问题的提出与构想(提出假说)。
150、实验的假说就是实验设想是对解决问题提出的预想的答案,它是确立课题研究任务,研究目的的依据;(3)实验目的与操作定义。
151、说明实验准备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要明确操作定义,使思路具体、明确;(4)实验的指导思想与原则;(5)实验对象;(6)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7)实验测查统计与评价;(8)建立必要的制度;(9)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
152、 教育实验法从时间上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153、从被试分可分为个案研究和组群研究。
154、从分析上分,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55、从分组的方式上可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156、 教育实验法中要注意:(1)选择对照班要从实际出发;(2)控制无关变量;(3)重视积累实验材料;(4)实验结果要作准确性检验;(5)重视重复实验;(6)领导要重视和支持。
157、教育实验中的具体方法 (1)观察法。
158、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考察事物现象的方法。
159、所谓“自然状态”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的选择,而不是对能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任何事物都观察。
160、 观察法可分为抽样观察、追踪观察、隐蔽观察和综合观察。
161、观察的步骤为:(1)观察准备。
162、明确目的、对象、制订计划,作好物质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
163、要选好时间、场合、位置、角度,选用多种途径;(3)记录和整理观察材料。
164、 教育观察方案的设计包括:(1)确立观察研究的题目。
165、通过题目阐明要探索和解决什么问题;(2)确定观察对象。
166、观察对象是指观察的事件、过程、现象、实物、环境和人,它们往往是互相包含的;(3)明确观察目的、中心和范围,明确需要什么材料,弄清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4)明确观察应遵循的原则。
167、包括客观性与常态性原则、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一贯性与渗透性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5)确定观察过程与要求;(6)建立必要的观察制度;(7)组建课题领导机构,作好人员分工。
168、 应用观察法应注意:(1)边观察边思考;(2)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3)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大胆质疑,要坚持不懈,不畏劳苦,要坚持长期观察、锲而不舍,要有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
169、 (2)调查法。
170、调查法是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
171、 调查法的特点是:(1)是间接地了解教育对象;(2)搜集材料的手段多、范围广、人数多;(3)在自然状态中进行。
172、 教育调查方案的设计是一项有计划、有程序的系统工程,调查之前,必须通盘考虑,周密安排。
173、调查方案包括:(1)课题题目。
174、是课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准确的调查题目,可以提示课题,反映调查价值、调查目的、调查范围。
175、调查题目应体现“实(现实性)、小(可行性)、准(科学性)、新(独创性)”的精神;(2)课题的提出。
176、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现状、主题的意义与依据等,为确立调查研究任务、目的提供依据;(3)调查目的,要明确调查任务,即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
177、目的要明确、具体,并应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一定的超前性;(4)调查对象;(5)调查范围;(6)指导思想与原则。
178、包括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7)调查手段与方法;(8)调查步骤与时间安排;(9)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10)组织领导与人员分工。
179、 调查法按范围分为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按性质分为经验调查与问题调查;按功能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与比较调查。
180、调查的具体方法: ①访谈法。
181、访谈法又叫谈话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
182、访谈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内容分为:事实调查、征询意见、了解个体内心世界。
183、 访谈要掌握技巧,访谈者要持“虚心请教”的态度,平等讨论的方式,访谈内容要有价值,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态,要掌握发问的艺术,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迂回法。
184、 ②座谈会。
185、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向群众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
186、优点是与会者人多,又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彼此印证。
187、不足之处是易受人事关系影响,出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情况。
188、 开好座谈会要由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启发引导,事先有提纲、主题集中,与会者有准备,同时人不宜多,最好采用讨论式,兼用问答式。
189、 ③测验法。
190、通过考查的方式去测定某些研究现象的方法。
191、命题要根据任务,力求标准、规范。
192、要消除测验对象的疑虑心理,提高测验效果,评判要公正,分析解释要准确。
193、 ④问卷法。
194、调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提供书面答案的方法。
195、其优点是费时少、调查面广、适用于不愿披露姓名的人,或不愿面对面交谈的人,方法灵活,便于统计、整理,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整体趋势。
196、 问卷的一般形式是问卷导语。
197、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单位,调查目的与重要性,表示保密;问卷填写说明。
198、提出如何填写问卷,解释项目的含义;问卷内容与题材。
199、从被调查者获得信息,个人情况、行为事实、态度或意见;问卷编码。
200、 问卷编制的形式有:封闭式,又称定案式,有是否型、选择型、排序型。
201、开放式,又称不定案式,只提问题不给答案,由被问者自由记述回答,开放与封闭相结合。
202、挑选研究对象,明确研究的主体,明确研究的重点。
203、 2.做好研究的管理与监控:研究方案大纲化;理论学习制度化;听课制度公开化;研究会议制度化。
204、(三)结束——成果呈现。
懵懵懂懂模模糊糊的精彩无限内容到此分享完毕,亲们喜欢就收藏吧。。